凌晨三点,克什米尔山谷的枪声划破夜空。
印度边防部队的电台里传来急促的呼叫声:"发现武装分子渗透!重复,发现武装分子渗透!"不到半小时,炮弹就砸向了巴基斯坦控制区,十二个正在睡梦中的平民再也没能醒来。新德里方面咬定是巴基斯坦在背后搞鬼,可翻遍整个外交部都没找出一张像样的证据。这场景,活脱脱就是八十八年前卢沟桥事变的翻版。
印度媒体这次可算是逮着大新闻了,各大电视台轮番播放"反恐特别报道",主持人个个义愤填膺,那架势恨不得当场把巴基斯坦从地图上抹掉。莫迪老仙更是在社交媒体上放出狠话,不仅要收拾恐怖分子,连带着要把"支持者"也一锅端了。这话里话外的意思,就差直接报巴基斯坦的身份证号码了。巴方那边也是一肚子火,心说这黑锅背得比窦娥还冤,可还没等他们喊冤,印度那边已经把边境口岸给封了,连喝的水都给断了,这哪是调查啊,分明就是要干架的节奏。
要说这招数,日本人可是老前辈了。1937年7月7日那天晚上,北平城外下着瓢泼大雨,日本华北驻屯军非要顶着大雨在卢沟桥搞什么军事演习。驻守宛平城的二十九军弟兄们早就看出这帮小鬼子没安好心,一个个晚上睡觉都不敢脱衣服,手里的大刀都攥出汗来了。果不其然,演习搞到晚上十点多,日本人突然嚷嚷着说丢了个士兵,非要进城搜查。守城的军官心里门儿清:这他娘的就是来找茬的!结果拒绝的话刚说出口,日本人的炮弹就砸过来了,当场就炸死了好几个中国士兵。
最搞笑的是那个"失踪"的日本兵志村菊次郎,这哥们儿其实就是演习时闹肚子,跑到草丛里方便去了。等这倒霉蛋提着裤子回来时,日本人早就把宛平城给围了。更绝的是,日本军方明明知道人已经找到了,却装作不知道,继续拿这个当借口发动全面进攻。事后这倒霉蛋被悄悄送回日本,估计他自己都没想到,一泡屎居然能引发一场战争。
现在看印度这波操作,简直就是照着日本人的剧本又演了一遍。克什米尔这地方本来就是个大火药桶,当年英国人拍拍屁股走人的时候,故意在这块地上和稀泥,给印巴两国埋了个大地雷。为了这块地,两边已经打了三次大仗,死的人都能堆成山了。这次印度突然来这么一出,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就是在找借口搞事情。
莫迪政府这招玩得确实溜,国内大选在即,经济问题一堆,正好借这个机会转移老百姓的注意力。要说这招数,古今中外的政客们都玩得贼溜。当年日本人不也是国内矛盾一大堆,才跑到中国来撒野的吗?可惜苦的是老百姓,印度那边关水闸,巴基斯坦这边就断航,两边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。克什米尔当地的老农看着被炸毁的庄稼地,蹲在地头直抹眼泪,这场景跟当年卢沟桥事变时中国老百姓的遭遇简直一模一样。
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爱开玩笑,八十八年前日本人用"士兵失踪"的借口发动战争,八十八年后印度又用"恐怖分子渗透"的理由挑起冲突。要说这两件事有什么不同,可能就是现在的炮弹比当年打得准了点,媒体炒作的热度比当年高了点,但本质上都是那一套:找个由头,干就完了。最惨的还是老百姓,政客们在办公室里喝着茶就把仗给打了,老百姓却要在炮火中讨生活。
巴基斯坦那边也不是吃素的,你印度断我水,我就禁你飞机;你关我口岸,我就停你贸易。两边你来我往,跟小孩子打架似的,就是苦了做边贸生意的小商贩,眼看着囤的货都要烂在仓库里了。要说这世界上最冤的就是这些小老百姓,上面的大人物们斗法,遭殃的永远是下面这些无辜的人。
克什米尔的局势现在就像个火药桶,就差一根火柴就能引爆。印度这边步步紧逼,巴基斯坦那边寸步不让,联合国的调解员来了好几拨,可两边都是王八吃秤砣——铁了心要干到底。国际社会都在盯着看,生怕这俩核武器国家真打起来,到时候可不是死几个人那么简单了。
要说这世界上最讽刺的事,莫过于历史总在重复上演。八十八年前的把戏,今天换个马甲又出来了。当年日本人那套"欲加之罪何患无辞"的把戏,现在被印度玩得炉火纯青。可惜啊,当年中国人用八年抗战和三千五百万条人命才换来一个教训:强盗要打你,连借口都懒得好好编。现在看印度这波操作,连借口都懒得换,直接照搬日本人的剧本,这是连创意都省了。
克什米尔山谷里的枪声还在回荡,新德里和伊斯兰堡的政客们还在打嘴仗,老百姓们还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。这场闹剧最后会怎么收场,谁也不知道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:无论最后谁赢了,输的都是老百姓。就像八十八年前那样,战争的硝烟散去后,留下的是无数破碎的家庭和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。
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,杜绝低俗内容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